彭縣似[魚骨]

彭縣似䱻,Belligobio pengxianensis (Lo, Yao et Chen, 1977),鯉科似䱻屬的一種魚類。

基本介紹

  • 中文學名:彭縣似䱻
  • 拉丁學名:Belligobio pengxianensis (Lo, Yao et Chen, 1977)
  • :動物界
  • :脊索動物門
  • 亞門:脊椎動物亞門
  • :硬骨魚綱
  • 亞綱:輻鰭亞綱
  • :鯉形目
  • 亞目:鯉亞目
  • :鯉科
  • :似䱻屬
  • :彭縣似䱻
形態特徵,生活習性,分布地區,

形態特徵

背鰭條3,7;胸鰭條1,17-18;腹鰭條1,8;臀鰭條3,6。鰓耙5-7。下咽齒3行,1.3.5-5.3.1,少數為1.2.5-5.2.1。側線鱗44[6.5/(4.5-V)]45;背鰭前鱗13-15;圍尾柄鱗16。
標準長為體高的4.3-4.7(平均4.5)倍,為頭長的3.6-4.0(3.8)倍,為尾柄長的5.7-6.8(6.3)倍,為尾柄高的9.7-11.6(10.3)倍。頭長為吻長的2.7-2.9(2.8)倍,為眼徑的3.7-4.2(4.1)倍,為眼間距的3.2-3.8(3.6)倍,為尾柄長的1.5-1.8(1.7)倍,為尾柄高的2.7-2.9(2.74)倍。
體長,略側扁,腹部圓。頭呈錐形,頭長大於體高,頭後背部隆起。吻略圓鈍,吻長稍小於眼後頭長。眼側上位,眼間寬闊,稍隆起。口亞下位,弧形;上頜較下頜略長。下唇有2側葉,側葉較為細狹,頤部中央有小三角形突起、口角具須1對,較短。長度約為眼徑的一半。鼻孔靠近眼前緣,前眶骨和下眶骨邊緣具1排粘液腔,鰓耙粗短、稀疏。下咽齒主行側扁,末端尖,呈鉤狀,中間1行粗短,外側工行僅1枚,極為細小,頂端尖。鱗中等大,側線在胸、腹鰭間微下彎,入後延伸至尾柄正中,胸部自峽部至胸鰭基部之後卜般至腹面的中央)的鱗片變小且隱埋於皮下。
背鰭條短,長度約為頭長的2/3,其起點至吻端等於或略短於至尾鰭基的距離,未根不分枝鰭條細軟分節,不成為硬刺。胸鰭、腹鰭和臀鰭均短,末端渾圓。腹鰭起點與背鰭第一根分枝鰭條相對,臀鰭起點至腹鰭起點與至尾鰭基的距離幾相等,尾鰭分叉,肛門緊靠臀鰭起點。
脊椎骨4+39,鰾2室,前室橢圓,後室長,後室約為前室長的1.6-1.8倍。腸粗短,其長度小於標準長,約為標準長的0.9倍左右。腹膜灰白色,雜有小黑點。
體背青灰色,腹部灰白。體例中央側線上方具一縱行灰黑色條紋,後半段色較深,其上具5-9個圓形大黑斑,背、尾鰭具多數小黑點,其他各鰭灰白。

生活習性

淡水生。

分布地區

四川省彭縣境內的湔江(屬沱江水系)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